“大”與“小”的故事

靜宜

文/靜宜



(一)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有一次問智常大師:“佛經上所說的‘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我看未免太玄妙離奇了,小小的芥子,怎麼可能容納那麼大的一座須彌山呢?這實在是太不懂常識了,是在騙人吧?”

智常大師聽了李渤的話之後,輕輕一笑,轉而問他:“人家說你‘讀書破萬卷’,是否真有這回事呢?”

“當然了!當然了!我何止讀書破萬卷啊?”李渤顯出一派得意洋洋的樣子。“那麼你讀過的萬卷書現在保存在哪裏呢?”智常大師順著話題問李渤。

李渤擡手指著頭腦說:“當然都保存在這裏了!”

智常大師說:“奇怪,我看你的頭顱只有椰子那麼大,怎麼可能裝得下萬卷書呢?莫非你也在騙人嗎?”

李渤聽了之後,恍然大悟,豁然開朗。

(二)

動畫片《霍頓與無名氏》,曾經榮登北美票房排行榜首,講述了一個奇妙的“大”與“小”故事——一頭名叫霍頓的大象拯救了一個生活在塵埃中的小鎮。

大象霍頓和朋友們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熱帶叢林中。某天,一粒灰塵闖入霍頓的世界。當灰塵經過霍頓面前時,他仿佛聽到微弱的求救聲。經過一番手忙腳亂的追逐,霍頓終於在一朵花上找到了那粒灰塵。原來灰塵上有一個“無名鎮”,一個偶然的機緣,小鎮鎮長麥多多用大喇叭與大象霍頓取得了聯系。霍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小袋鼠,說這朵花上的灰塵裏住著很小很小的生物。

小袋鼠的媽媽知道後,非常生氣。她對霍頓說:“我們聽不到看不見的東西是根本不存在的,你說的話給小孩子造成了思維混亂。”她甚至想銷毀掉這朵小花。

霍頓非常焦急,於是他告訴鎮長,“無名鎮”是在我們世界的一朵花上,現在面臨著危險。為了讓鎮長相信,霍頓翻了個跟頭,此時整個“無名鎮”都顛簸了一下。鎮長相信了霍頓。為了無名鎮的安全,鎮長不得不向大家發出危險警告,呼籲村民們要提高警惕。但沒人相信鎮長,大家都以為他病了。

而這時,袋鼠媽媽正召集全森林的動物抵制霍頓,毀掉小花。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全鎮居民終於相信了鎮長,聽從鎮長的號召,拿起樂器一齊發聲。終於,他們的努力獲得了回報,小袋鼠聽到了小鎮發出的聲音,而負責銷毀小花的猴子軍團也聽到了,大家都相信了霍頓。“無名鎮”得救了,大家為霍頓獻上至高的榮耀。

(三)

在佛經中,有“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之說。西方也有詩人寫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層天。”如果站在科學角度去理解的話,這種說法不只是一種比喻。

如果我們走進分形數學,就會明白在大自然的造物法則裏,“分形”無處不在。例如,海馬的眼睛是由二十九條旋臂構成的,而每條旋臂又是由一個個小海馬組成的,而這小海馬又由更小的海馬構成。

整個宇宙從微觀到宏觀的結構,似乎也是一種反復循環的疊加。原子的結構與太陽系不是很相似嗎?放大無數倍來看,那些電子是否也是一個星球的存在形式呢?只不過,那個微觀星球的時間可能比我們快得多,所以我們才無法確定電子的軌道。那麼會不會有更加龐大的空間存在呢?也許我們的地球在更龐大的生命看來也只不過是一個“無名小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