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浮生行吟:向左走向右走”

周東岸

文/周東岸

回味人生中的各種際遇,有時確象站在十字路口,選擇一下子有了沈甸甸的份量;有時又真是左右逢源,怎樣都是一番美麗風景。方靜的劄記“浮生行吟:向左走向右走”有感而發,娓娓道來,把我們帶入她的人生風景線。

上班可以選擇通衢大道,也可選擇穿過繁華市區,喜歡花木與故事的作者經常選擇的是穿越鬧市;散步,村鎮上的樸厚民風和春耕秋收的田間景象同樣宜人;旅行,可以選擇去欣賞大都會的時尚和姿彩,也可選擇投入大自然的懷抱、觀雲閑草綠,作者更喜歡投入大自然、享受輕松……

接下來,作者筆鋒一轉,聯想起人生旅途中的心路選擇,是隨著紅塵滾滾追名逐利,還是遠離喧囂、選擇寬闊清靜?字裏行間,能感到作者對自己的選擇心中踏實;著墨不多,給讀者留下的是更多的聯想空間……

古語說:“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心路選擇的不同將帶給人完全不同的結局。是呀,塵世紛擾中選擇善良往往需要勇氣甚至矜持,能做到“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也不失為明哲保身之策吧。

========
浮生行吟:向左走向右走

作者:方靜

每天,一踏出家門,都會面臨向左走、向右走的問題,而無論向左或向右,都有不同的風景與氣象,讓人目眩神迷、怦然心動……

上班,有兩條路。向左,是一逕南行的省道,機車、汽車分流,路況單純、有序,長驅直入、通行順暢。沿途,工廠林立、機具遍布,顯得有條不紊,卻也陽剛味十足。向右,是迂回曲折的市道,車水馬龍,好不熱鬧!四季花木郁郁蒼蒼,別具風情;蕓蕓眾生或悲或喜,各有故事。我偶爾向左走,但是,因為喜歡花木與故事,所以更常向右走。

散步,有兩條路。向左,往村子裏去,那兒有商店、市場和宮廟,樸實忠厚鄉人雞犬相聞、安居樂業的尋常日子,在這裏天天如實的上演著。向右,郊野田園在望,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農事時序,匹夫匹婦孜孜不息、按部就班的勞動操持著。而這兩條路上的秋日黃昏同樣美好,緩緩跺步加上金風送爽,既悠閑又舒適,一切盡在不言中!

旅行,也有兩條路。向左,通往熙熙攘攘、駢肩雜遝的繁華都會。華服、盛宴,時尚、流行,琳瑯滿目、多采多姿,常讓人感到暈頭轉向、眼花撩亂,只想逃逸、遁走。向右,便可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海邊漫步、山徑踏青,閑看花開花落、雲卷雲舒,包羅萬象卻悄然無聲,或行或坐、動靜皆宜,因此,向右走比向左走,更來得賞心悅目、輕松自在。

另外,有兩條路,是心要遵循的路,不明確何者在左、何者在右,姑且將人多的分在左,人少的排在右。向左走,是繽紛燦爛的滾滾紅塵,人人在追逐那些叫做“名聲”、“利益”和“情感”的東西,汲汲營營,爭先恐後,曾經,我也在其間隨波逐流、載浮載沈。向右走,正好背道而馳,遠離喧囂、享有一份久違的寬闊與清靜。盡管,這條路“溯洄從之,道阻且長”;但是,慶幸自己已在途中......

上班、散步和旅行,無論向左或向右,都屬枝微末節、無傷大雅;然而,心要遵循的路,可就至關重要,得慎思明辨、步步為營了。詩人弗羅斯特(Robert Frost)在《未選擇的路──The Road Not Taken》中,所展現的堅決與睿智,令人激賞。他說:“……一片森林裏分出兩條路,而我卻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它因此帶來了全然不同的結局。”一個人的一生怎樣度過,就看他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了怎樣的選擇,而選擇不同,命運就會不同。

(“浮生行吟:向左走向右走” 原載《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ig5/13/5/25/n38794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