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我”至“大我”

——典範人物的自覺精神力量

◎石朝穎

【明心網】“自覺”乃是人對“存在”與“自我”的把握。真正“有我”者才能“忘我”,那些還不曾“活過”卻說:無我、忘我者,乃是人對生命的一種“墮落”與“倒置”。

人類歷史上的“典範人物”,都必是由“小我”的真實體驗與工作中,使自己超越於現實的“小我”,而上達到一種“大我”的理想領域裏。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小我”沒有一種“大我”的胸懷,那麼他必然是一位狹隘的“現實主義者”。同樣的,如果一個“大我”而根本沒有“小我”的自覺做基礎,那麼這個“大我”的世界,實際上也只不過是一個空洞的概念罷了。因此,一個真正的“典範人物”,必然是一位“小我”與“大我”的徹底縫合者——孔子如此,釋迦牟尼如此,蘇格拉底、柏拉圖、聖.奧古斯丁、六祖慧能……亦復如此。

我們都知道,歷史是不可以被分割而加以了解的;所以說,歷史上的一切事件與人物,必待我們先對歷史做一整體的深入了解後,才能對一切個別的事件或人物,給予一個確定的地位與意義。假如我們不是如此,那麼到頭來我們不是落入一些個別事件的執著裏,就是使我們自己迷失在一茫無邊際的歷史窠臼中。

自有人類歷史以來,我們發現有二種形態的精神力量,是使人能憑之而永無憾疚活下去。一種就是:宗教情懷的精神世界。例如:基督教就是運用人和神性的溝通,來消除個體的限制。或如印度教以深刻冥想的梵天智慧,來擴大“小我”的世界。第二種就是:倫理道德的人文世界。例如:中華民族在周朝所形成的德化之政治世界,就是以廣大天地為基礎,把“人”介入“天”“地”的三元運動世界。這種以古典中國的《易經》為基礎所建立的天、人、地三元的運動世界,正是中華民族所特有的心懷。

然而二十世紀的人類,已經普遍喪失了這二種偉大的“精神力量”。換句話說:我們都是活在一個沒有堅實“信念”的時代裏。二十世紀的“科學成就”,雖然使人類第一次達到全球性的溝通機會,但如何的恢復這種人類歷練千百年才孕育而成的最高“精神力量”,正是我們今天的共同使命。@

(《自我覺醒的卑微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