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和“信仰”--康德的哲學精神

◎石朝穎

【明心網】三點三十分,康德出門散步了!

在十八世紀的德國科尼士堡(Konigsberg)的公民,每天大概在下午三點三十分的時候,都會很準時的看見德國大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生於1724—1804年)出門散步了!

康德的生活習慣,就像日出、日落那樣的有規律。他每天準時起床、穿衣、喝咖啡、寫稿、講演、吃飯、散步……。一位替康德寫傳記的人說:“康德的生活,是最規律不過的規則動詞”。

康德在1781年出版《純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這本哲學作品使他的聲名遠播。到1793年止,在歐洲據說已有兩百種刊物在討論康德的哲學。在1790年時,康德的哲學用語,已經可以在菜市場,或理發店內聽到;當時在德國,這位大哲學家康德,可以說是一位風雲人物。

康德認為“哲學的任務”可分為四大問題:

(一) 我們能知道什麼?

這個問題是屬於“知識論”的問題,在哲學的任務中,我們應該先知道“知識”的極限在哪裏?

(二) 我們能做什麼?

這是個“道德的問題”,也是所謂“倫理學”的問題 。換句話說,在我們知道“知識”的極限在哪裏以後,就必須提出實際的問題,也就是“實踐”的問題。這也是康德第二本作品《實踐理性批判》要討論的問題。也可以說是“知”與“行”合一的問題。

(三) 我們可以希望什麼?

這是屬於“宗教”的問題,也可以說是“宗教哲學”的問題。因為“宗教”是一種信仰的問題。所以我們可以希望自己能夠相信“天”、“上帝”、“佛陀”、“道”等,但我們很難去“證明”給別人看。

(四) 人是什麼?

這個問題是所謂“人類學”的問題。也可以說是一切哲學的基礎問題。因為,不管是“知識論”、“倫理學”、“宗教哲學”,都必須以“人”為中心。沒有“人”也就沒有所謂的“道德問題”。沒有“人”當然也沒有“知識論”的問題。所以,研究“人”的問題,也就是“人類學”的工作。

總之,康德的哲學,是一種全新的開始,他問到“人”的問題,也以“人”人的整體做為中心,顧及各方面,連哲學史中不太註意的問題,他也提出來討論。他把“形上學”、“倫理學”、“知識論”、及“宗教哲學”都融於一爐。換句話說,他用,“理性”和“信仰”來建構他的哲學體系。康德的哲學是整體的,在這“整體”中,有一切學問在內。

康德在他的成名作品《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認為人的精神活動是多元的,除了“感官的認知”外,還有“純粹理性”的存在。這種“純粹理性”不受時空的限制,不受情感的支配。所以,康德說:“純粹理性”是一種純粹的知識,超出我們日常生活的感官世界,而存在於我們的理性裏。人類的知識,並非完全來自感官經驗,如果只用“感官世界”來認識世界,就會像井中的青蛙,所看見的天空那樣有限。換句話說,我們對宇宙世界的了解都是有限的……。

康德在他的《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提出我們人類“知識”的極限後,在他的第二本書《實踐理性批判》中,他就進一步的說:“人類的道德感,正如白天的太陽一樣真實存在著,這種道德感(或中國古典哲學中的良知、良心),是人們心靈的導師,是我們行善的原動力。它使我們明辨是非、敦品勵行、止於至善。人們的良心,是直覺的,而非科學的。我們不能用科學的尺度來衡量道德行為和宗教活動。因為道德和宗教是屬於良心的問題。什麼是良心呢?所謂良心,就是我們心中的直覺,它不為功利所左右,不為時間、空間所支配。換話說,良心是人們的自由意志,本著良心做事,即使被別人誤解,也同樣感到心中的安慰……。”

從上面引出的康德話語中,我們不難理解到這位十八世紀偉大哲學家的思想精神。雖然,康德一生很少離開自己的故鄉,可是他卻非常博學,因為他的學問全靠自己大量閱讀各類書籍,並且自己常提出問題,並精於思考哲學的問題。

康德於一八0四年二月十二日過世,享年八十歲。他死後葬在科尼士堡,他的墓碑上刻著一句他的名言:“有兩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覺得神奇,心中也常充滿敬畏之情,那就是我頭頂上的星空,與我心中的道德準則。它們向我證明:上帝在我頭頂,也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