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精神也能导致人死亡

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社会心理学教授戴维·菲利普(David Phillips)一直致力于死亡与心理作用方面的研究。他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精神与死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也就是说,“吓死”人这类精神原因致死的现象可能不仅仅存在于艺术作品中,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同样会出现。

菲利普教授指出,虽然已有研究表明心理或精神压力会导致心血管的变化,但如何具体研究精神致死的现象确实有一定的挑战性。首先,由于伦理原因,这类研究不可能在实验室里进行。

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相关的“天然”事例,但这本身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样的天然实验必须符合一系列苛刻条件:首先,这一事件只能对某一特定人群产生心理压力,而不会影响其他群体;另外,它只产生心理效应,不造成实际的伤害行为;并且,它与受试人群所享受的医疗水平无关。

尽管寻找满足这些条件的实验不太容易,可是菲利普博士和他的同事们通过努力最后还是找到了。在汉语和日语中“四”和“死”发音几乎相同,因此在很多中国人和日本人看来,“四”是个不吉利的数字。比如,有些旅馆没有四号房间,大陆空军飞机也不设四号等等,这些都是与这种“四”和“死”的忌讳有关。

菲利普博士和他的同事发现美籍日本人,中国人及其后裔的心脏病死亡率往往在每月四号达到高峰,而在白人中却没有这种现象。而且在华人聚居的地区这种现象尤其明显。如加州华人每月四号心脏病死亡率比平时高出27%。即使在其他地区,这个数字也达13%。为了进一步考证这些统计数据的可信度,菲利普博士的小组还分析了其它可能因素,如被调查者在这一天是否增加饮酒、或改变饮食习惯等。但他们发现在这些方面与平时没什么两样。

据称这是迄今为止比较令人信服的精神因素可能导致死亡的实际例子。菲利普博士的研究还涉及其他方面,包括精神因素导致死亡的延缓或加速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识到人的精神在生命现象中的重要作用,但要真正认识精神的物质基础,现代科学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effect: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on the timing of death" , G. Liu, J. Jarvinen, K. Kwok, W. Zhang, I. Abramson,D. Phillips,British Medical Journal, December,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