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和“信仰”--康德的哲学精神

◎石朝颖

【明心网】三点三十分,康德出门散步了!

在十八世纪的德国科尼士堡(Konigsberg)的公民,每天大概在下午三点三十分的时候,都会很准时的看见德国大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生于1724—1804年)出门散步了!

康德的生活习惯,就像日出、日落那样的有规律。他每天准时起床、穿衣、喝咖啡、写稿、讲演、吃饭、散步……。一位替康德写传记的人说:“康德的生活,是最规律不过的规则动词”。

康德在1781年出版《纯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这本哲学作品使他的声名远播。到1793年止,在欧洲据说已有两百种刊物在讨论康德的哲学。在1790年时,康德的哲学用语,已经可以在菜市场,或理发店内听到;当时在德国,这位大哲学家康德,可以说是一位风云人物。

康德认为“哲学的任务”可分为四大问题:

(一) 我们能知道什么?

这个问题是属于“知识论”的问题,在哲学的任务中,我们应该先知道“知识”的极限在哪里?

(二) 我们能做什么?

这是个“道德的问题”,也是所谓“伦理学”的问题 。换句话说,在我们知道“知识”的极限在哪里以后,就必须提出实际的问题,也就是“实践”的问题。这也是康德第二本作品《实践理性批判》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知”与“行”合一的问题。

(三) 我们可以希望什么?

这是属于“宗教”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宗教哲学”的问题。因为“宗教”是一种信仰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希望自己能够相信“天”、“上帝”、“佛陀”、“道”等,但我们很难去“证明”给别人看。

(四) 人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所谓“人类学”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切哲学的基础问题。因为,不管是“知识论”、“伦理学”、“宗教哲学”,都必须以“人”为中心。没有“人”也就没有所谓的“道德问题”。没有“人”当然也没有“知识论”的问题。所以,研究“人”的问题,也就是“人类学”的工作。

总之,康德的哲学,是一种全新的开始,他问到“人”的问题,也以“人”人的整体做为中心,顾及各方面,连哲学史中不太注意的问题,他也提出来讨论。他把“形上学”、“伦理学”、“知识论”、及“宗教哲学”都融于一炉。换句话说,他用,“理性”和“信仰”来建构他的哲学体系。康德的哲学是整体的,在这“整体”中,有一切学问在内。

康德在他的成名作品《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是多元的,除了“感官的认知”外,还有“纯粹理性”的存在。这种“纯粹理性”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情感的支配。所以,康德说:“纯粹理性”是一种纯粹的知识,超出我们日常生活的感官世界,而存在于我们的理性里。人类的知识,并非完全来自感官经验,如果只用“感官世界”来认识世界,就会像井中的青蛙,所看见的天空那样有限。换句话说,我们对宇宙世界的了解都是有限的……。

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提出我们人类“知识”的极限后,在他的第二本书《实践理性批判》中,他就进一步的说:“人类的道德感,正如白天的太阳一样真实存在着,这种道德感(或中国古典哲学中的良知、良心),是人们心灵的导师,是我们行善的原动力。它使我们明辨是非、敦品励行、止于至善。人们的良心,是直觉的,而非科学的。我们不能用科学的尺度来衡量道德行为和宗教活动。因为道德和宗教是属于良心的问题。什么是良心呢?所谓良心,就是我们心中的直觉,它不为功利所左右,不为时间、空间所支配。换话说,良心是人们的自由意志,本着良心做事,即使被别人误解,也同样感到心中的安慰……。”

从上面引出的康德话语中,我们不难理解到这位十八世纪伟大哲学家的思想精神。虽然,康德一生很少离开自己的故乡,可是他却非常博学,因为他的学问全靠自己大量阅读各类书籍,并且自己常提出问题,并精于思考哲学的问题。

康德于一八0四年二月十二日过世,享年八十岁。他死后葬在科尼士堡,他的墓碑上刻着一句他的名言:“有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得神奇,心中也常充满敬畏之情,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心中的道德准则。它们向我证明:上帝在我头顶,也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