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勇武擔當與濟世救民

文/青桐 
 
北宋時期的大文豪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不僅寫下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等膾炙人口的詩句,在現實中還是一位勇武擔當、濟世救民的 “父母官”。

搭小草屋 駐在城墻上防洪

當蘇軾剛剛調任徐州知州,黃河便在曹村決口,洪水暴發,匯聚在徐州城下,情勢非常危急。洪水越漲越高,沖擊著城墻,眼看有崩塌的危險。富有的百姓爭相出城躲避洪水,蘇軾說:“富民出城,全城百姓都會動搖,我在這裏,洪水決不能沖毀城墻。”看到太守毫不動搖,富民也重新回到城裏。

蘇軾果斷地調用軍隊,他到了武衛營,對著士兵長官說:“河水即將沖毀城墻,事情危急,雖然你們是禁軍,但也請你們盡力相助。”士兵長官說:“洪水來了,太守都不怕,我們還怕什麼呢?”於是,軍將們帶領士兵拿著畚箕鐵鍬出來,修堤築壩。

雨日夜不停地下,城墻露出水面並不是很高,看上去情況危急。蘇軾在城墻上搭起一個小草屋,住在裏面,日夜指揮著防洪的事務。即便從城墻下來辦事,路過自己家門也不進去。軍民一心,上下協力,終於擋住洪水保全了徐州城。

洪水退出後,蘇軾把徐州凡是有薄弱的地方,都予以修補,修建木質護岸,以防洪水再來。

杭州治疫 築堤治淤

蘇軾以苦為樂,樂在其中,雖然一生不停地轉換任職的地方,但他從來沒有怨言,在每一個地方都把管理的事情做到最好。當蘇軾到杭州時,正值杭州大旱,饑饉和瘟疫一起發生。

蘇軾集中多余的公款二千緡,又拿出自己的黃金五十兩,辦起慈善病坊,收治窮苦無助的百姓。第二年春天,又減價出賣常平米,做了很多的厚粥和湯藥,派人帶著醫生分街坊給百姓治病,救活了很多人。在蘇軾的治理下,杭州的瘟疫得到了抑制。

南宋以後,杭州成了一個大都會。可是在那以前,那裏還是很荒涼的。因為那裏近海,地下的泉水都是鹹苦的。唐朝有一位刺史李泌,引西湖水,鑿成六口井,百姓才喝到淡水。白居易修白堤,疏浚西湖,引湖水入漕河(即大運河),再從漕河引水灌田千頃。從此那裏的百姓逐漸富裕起來。此後官府經常疏浚西湖和這裏的河道,使這一帶保持了富庶。

但是,宋朝開國以後,這裏的水利工程逐漸失修,漕河淤塞水淺,三年就得挖一次,不然就無法行船,成了百姓的一項長期負擔。西湖淺灘也長滿了“葑”,是一種類似茭白的水草,這些水草死後化為泥土,稱為“葑田”,使湖面越來越小。據當時的統計,這樣的“葑田”有“二十五萬余丈”,湖面已經所剩無幾。當年的六井也差不多淤廢了。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蘇軾開鑿了兩條河,讓漕河有足夠的水以通航運,還修一條大堤擋住海潮,使潮水不再灌入市內,又挖深了六井。最大的工程是在湖中的葑田上取土,修造成一條三十裏長的大堤,一是使湖水加深,擴大了湖面;又在堤上形成一條大道,方便了行人。這就是現在的蘇堤,當時被稱為“蘇公堤”。

為了解決水草淤塞,一是讓在這裏種菱的農民,每年收獲後把殘根等除盡。再一個是雇人在湖上種菱,有了菱之後,“葑”這類雜草就無處生長了。

二十年後,當蘇軾再次回到杭州的時候,他發現,杭州的百姓幾乎家家都掛著他的畫像,連吃飯的時候,也要向畫像去祝頌幾句。

蘇軾對安民治國之道,曾經直抒胸臆:“國家之所以生存和滅亡的原因,在於道德的高低,不在於國家的強弱;改朝換代之所以有長有短,在於風俗的輕薄敦厚,不在於國家的富有與貧窮。”

(取自《宋史·蘇軾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