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太極圖和萬字符的一種理解

文/羽化


圖1是行星際磁場圖,本圖選自《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八卷672頁(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版),這是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都比較熟悉的一個圖案。行星際磁場在黃道面上呈阿基米德螺線狀,是因為磁場凍結在太陽風中。太陽風是一種發自日冕的等離子體流,當太陽風把太陽表面磁場隨風帶出時,磁力線一方面同太陽表面保持聯結,另一方面則因太陽自轉而變形,遂成螺線。在黃道面以外,磁力線呈一般螺線狀,每條螺線位於一個以太陽自轉軸為軸的錐面上。整個行星際磁場的圖案同太陽共轉。



平常觀察行星際磁場圖時,並不會發現這個圖案的特殊性。但當把圖1改畫成圖2的形式,只保留地球(行星)軌道,這個圖案就變成一個完整的太極圖。當改畫成圖3的形式,取消行星軌跡時,就是一個完美的萬字符圖案。原來圖1這個圖案能顯示出令人不可思議的奇跡,整個黃道面上的行星際磁場組成了太極圖和萬字符的圖案。此外,觀察者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太極圖和萬字符的旋轉方向也是不同的。從相反的角度看,太極圖和萬字符的旋轉方向都是相反的。

太陽系中幾大行星,以每一個行星為參考點,都可以畫出各自行星際磁場圖。在浩瀚的宇宙中,太陽系只是一個普通的恒星系,這個圖案在其他恒星系中也同樣存在。同理,微觀領域中的原子系統,形同太陽系,也會存在這樣的圖案,只不過人們的肉眼無法直接看到罷了。所以說太極圖和萬字符所構成的圖案是宇宙物質特性構成的象征。太極圖和萬字符所表征的空間場是密不可分的,兩者不可缺一。從圖形的結構上來看,沒有萬字符的螺線,也構不成太極圖的形式。太極圖和萬字符反映了宇宙的本質和真實規律,是整個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象征和代表,這是客觀存在的。可以說有物質存在,就有太極圖和萬字符圖案的存在。

在宗教中,道家把太極圖作為本門派的代表符號,佛家把萬字符作為本門派的代表符號,那是太極圖和萬字符在現實空間中的一種表示方法。道家和佛家的文字記載歷史僅僅幾千年的時間,之所以采用不同的代表符號,是因為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這個宇宙及其物質特性,那麼就會顯示出不同的圖案形態。

太極圖和萬字符是物質特性的形象表征,所以萬事萬物皆有陰陽,但這種最基本的特性在不同事物或不同物體上的具體體現形式是有很大差別的。例如,磁場中有磁性、彈簧有彈性、膠水有粘性、陶瓷的特點是脆性、金屬的特點是延展性等;在人事方面,男人表現出剛烈性,女人則表現出柔弱性等。

根據圖1行星際磁場圖可以看出,如果符合某種條件,這種圖案形式是會顯現出來的。如同在某些條件下,人們能看到極光是一個道理。很重要的一點,太極圖和萬字符不是現代人為構思出來的一種藝術圖案,而是物質特性所形成的一種表現形式。從圖1中可以看出,當不考慮行星的運行軌道時,那就只剩下萬字符的形式,而無法顯現太極圖的形式;當考慮行星的運行軌道,並按軌道周期分為陰陽時,則只顯現太極圖的形式,而無法顯現萬字符的形式;當站在更宏觀、更整體的角度來觀察時,太極圖和萬字符則是相互依存的,兩者不可分割。

有人則可能認為,行星際磁場中的磁力線和地球軌道是人為畫出來的,而實際上根本看不見,上面的分析似乎牽強附會。但是當你看到人們通過衛星對行星際磁場的觀察和下面描述時,就會相信這一切確實是真實的:

衛星觀測結果證實,行星際磁場成雙地分成若幹區域,一般分為四個區域。在同一個區域中磁場極性相同,而在相鄰的區域中磁場極性相反,從而形成扇形結構。當它處在最有規則的時候,就會造成等離子體流、太陽宇宙線和地磁暴的循環圖像。當然,就小尺度而言,局部不規則性是存在的,這種不規則性正是太陽活動對行星際空間所產生的擾動的反映。隨著太陽的自轉,這種扇形結構在若幹個太陽自轉周內常常保持相當穩定。有時很快就發生變化,有時在短時間內只出現兩個扇形。這是人類對太極圖像觀測的最好的直接證實。

這個事實說明,太極圖和萬字符是隨著宇宙的誕生而產生,人類的認識和記載只是很短的歷史。有人可能還是不相信,認為衛星拍照的圖像是真的,但古人如何能飛到天上去進行觀測呢?又如何能看到太極圖呢?古人講“天人合一”,道家把人體視為一個小宇宙,一切都存在於體內,又何必向外觀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