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循環

文/菲鑫

孟子講過一個故事,說從前鄭國派子濯孺子侵入衛國,衛國派庾公之斯追擊他。

子濯孺子說:“今天我的病發作了,不能夠引弓,我死定了!”又問給他駕車的人說:“追我的人是誰呀?”駕車的人答道:“是庾公之斯。”子濯孺子便說:“那我不會死了。”

駕車的人說:“庾公之斯是衛國著名的射手,先生反而說不會死了,這是為什麼呢?”

子濯孺子說:“庾公之斯是向尹公之他學的射箭,尹公之他是向我學的射箭。那尹公之他是個正直的人,他所選擇的人也一定正直。”

片刻間庾公之斯追上來了,問:“先生為什麼不拿弓呢?”

子濯孺子說:“今天我疾病發作,不能夠引弓。”

庾公之斯說:“我跟尹公之他學射箭,尹公之他又跟您學射箭。我不忍心用您的箭術反過來害您。不過,今天這事是國家的公事,我不敢不做。”

於是抽出箭,在車輪上敲打了幾下,把箭頭敲掉,發了四箭然後就回去了。”

子濯孺子為何能如此幸運保住了性命呢?其實是他自己救了自己。

道德高尚的師傅才能選擇、教育出高尚的弟子,才能承傳出善良正直的徒孫。哪怕在戰爭這種最殘酷的環境下,善良人依然有善良的處事之道,所以子濯孺子早已預見到了故事的美好結局了。這是一個善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