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人 淵遠而流長 (上)

教育的反思和未來

傅明

文/傅明

什麼是教育的根本內容呢?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國家、不同階層的人都會站在不同的角度和高度提出自己的見地。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蒙學經典《三字經》開宗明義,就提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這其實已概括出古人思維中的教育內容、教育途徑,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思想。

古人認為“善”是人與生俱來的先天本性,但是,在後天的成長中,受生長環境中各種各樣自私自利觀念的影響,先天的善良本性受到幹擾,甚至被掩蓋、埋藏,體現不出人的善良本性境界,因此,教育的真正內容就是引導人們保有和回歸人的先天善良本性境界,其途徑就是使人專心於道德修養的充實和提高,在其一生中,面對無數的抉擇,能夠擇善而從之。這與我們今天整個社會崇尚科學的論調是截然相反的。

古人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教育思想,源自於他們對以“善”為核心的道德觀念的深刻認識。他們認為人與獸、人性與獸性的分界線不僅在於人具有人的外形體貌特征,更具有善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規範的內涵;道德不是虛無縹緲的理論,它是實實在在的存在:“道”就是天道,天理,它體現的是人類生存於其中的宇宙、包括地球和人類這一整個的、系統而又繁雜的客觀的運行規律。

“德”是人對天道運行、自然和社會規律的總體把握和認識,同時也是此人道德境界之所在,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有多高的“德”,就能認識多高的“道”。有史以來,人類認識到的各種各樣、形式各異的自然規律、社會規律無不在“道德”的蘊涵之中。道德有其自行的演變規律,大到歷史王朝的興衰成敗,家族事業的繁盛消亡,小到個人的憂患得失,無不是圍繞著道德的多寡而“成住壞滅”,起起落落。對道德存在的深刻把握,使我們的先人睿智地認識到:科學技術如果不以道德為基礎,人類就會變得自私、愚蠢、貪婪、狂妄,就會自以為是地濫用科學的力量,追求眼前利益,破壞整個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條件,破壞物質環境龐雜而細微的運行規律,使人類面臨重大的危機。這就形成了古代社會普遍的以德為本的思想道德規範。因此他們以為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樹人,育有德之人,樹真正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能使人類由於具有較高的道德境界源遠而流長,才能對國家的興亡負起責任來。

所以古代的教育思想,不在於使人獲取最大量的物質世界的表面知識,簡單地將外界事物、事物之間表層的因果關系及發展趨勢灌輸到學生的頭腦中,使人淪為知識的載體,在種種表象和形式中孜孜探索。而在於教育和引導學生向內去找,在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的同時,去探求和掌握事物更深層次的發展規律,因為錯綜復雜而又環環相扣的深層、更深層的規律不是追求來的,也不是象技術一樣可以向誰學來的,而是人們踏踏實實地按照道德的要求去做、隨著道德境界不斷提高而逐步展現給人的。這樣一來,人們探求更深、更精微科學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其道德境界不斷提高的過程,同時也是他人生伸展與升華的歷程。

這就是古人為什麼非常強調“知行合一”,強調“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強調“功夫在詩外”,書中的道理,不是為學而學的,而是要人去親身體會和驗證的。這種教育觀念的本身,就是一種終身教育和學習的觀念,“其知也有涯,其學也無涯”。以宇宙之遼闊,以天地之龐雜,以人事之紛紜,再有智慧的學者,亦不過知其一端而已,因此他們對神秘的宇宙、對未知的世界、對種種奇異而超出人們理解力的現象充滿了敬畏和包容,謹言慎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決不人雲亦雲,隨聲附和。這是他們對自己、對自己所走過的人生路程和所明白事理的堅守。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