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回歸家園的精神之旅--讀《宋詞之旅》

——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譚桂林

【明心網】年少時讀宋詞,只知道搖頭晃腦背誦,入大學後也愛宋詞,但一點靈犀被教材上的那些條條框框分割得支離破碎。近日有幸讀到李元洛先生由嶽麓書社出版的新著《宋詞之旅》,眼前豁然開朗,心神為之一振,感覺就像境界的猛然提升,在一陣興奮的暈眩之後,映入眼簾的是別有情趣的一方洞天。

這是一次極其愉悅的精神之旅,李先生的著作其意並不在傳授有關宋詞的知識,而是在於引領讀者穿越歷史的煙雲,渡過歲月的逝川,漫步於宋代詞苑的名卉奇葩之中,同整整一個時代的賢哲作心靈的對話。這裏有學理的探討,但不止是學理的探討,它是一種生命的投入與體驗,作者想宋人之所想,憂宋人之所憂,在宋人的詞中“按其脈搏,觀其神情,聽其心跳,”從而將一個時代的悲喜哀樂全部復活在讀者的面前。在作者如有神助的妙筆之下,蘇東坡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約,岳飛的悲歌慷慨,陸遊的俠骨柔情,文天祥的正氣浩然,辛棄疾的英雄遲暮,它們已不再只是一種詞學風格的概括,而是一個個血肉淋漓的生命故事,一個個生氣勃郁的歷史悲劇,在宋詞之旅的漫遊者面前,演繹著一個時代的文學之所以走向歷史極頂的無窮奧秘。
  
生命的投入與體驗,作為《宋詞之旅》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它不僅表現在作者對宋人悲喜哀樂的設身處地,而且更主要的是表現在作者對宋詞的觀照,無論主題的剖析還是藝術的鑒賞,時時處處都貫註著自我生命的激情、夢想、理性與人格精神。正是因為作者中年時“曾在巴陵郡寄跡數載”,“數不盡多少回登樓眺望,拍遍欄桿”,所以他會在范仲淹的名詞中“不勝低回”。

人常說高山流水,知音難覓,實際上難覓的不是學理上的相知,而是生命的碰撞,激情的遇合,是英雄的相惜,才人的相伶。在《宋詞之旅》中,作者稱道王安石與歐陽修的君子之爭,人格坦蕩,光風霽月,贊美文天祥在無君可忠無國可報的情況下,忠於自己的人格與信念,嘆息南宋詞人空有滿腹經倫,一腔熱血,卻生不逢時,英雄失路,這些富有啟示的見解不都是生命碰撞所激起的火花,激情遇合所掀起的波浪?而作者不時穿插在敘說中的那些議論,既是人生之詠嘆,也是現實之感慨,無一字不與作者之人格精神和詩學理想相輝映。
  
值得提出的是,在《宋詞之旅》前元洛先生還著有《唐詩之旅》(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9年10月出版),已在讀書界引起廣泛好評。評論界認為這兩部散文著作將山水遊記、歷史反思、藝術鑒賞、現實感慨、文化溯源、學術研究結合在一起,對唐詩宋詞作專題性的系列觀照,這在文體與題材上都是一種開拓。對此我深以為然,不過,我認為這兩部著作問世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對人類生存方式的啟示。

從審美的意義看,文字閱讀體現著人的文化本質,是人區別於其他物種的詩性的存在方式,而影像觀看則是一種異己的活動,因為它剝奪了人在審美活動中所擁有的想象空間與再創造的自由。所以,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當人們正在日益放棄對文字的閱讀,麻木而疲憊地將所剩無幾的閑暇消磨在對電視屏幕的觀看上時,一向以詩安身立命的元洛先生用文字書寫的古老方式,引領我們走進唐詩宋詞的藝術王國,在貫穿古今的生命對話中,作著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旅行,這是一種創作,更是向人類精神家園的回歸,對文字閱讀這一人類詩性存在方式的堅守。我相信,隨著影像文化霸主地位的確立,堅守文字閱讀就是堅守人類詩性的存在方式,這一啟示將會越來越頻繁地叩擊人類的心靈。
  
(《高歌低詠――宋詞之旅》,嶽麓書社2000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