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中的神秘現象(二)

* “龍火”顯威

內侍李舜舉家曾經被雷所擊。西屋有火光從窗戶中一下跳出屋檐去。人們嚇得紛紛向外跑。等到雷停了,房子還是好好的,只是墻壁窗戶紙都變黑了。有一個木格子,裏面放了各種物品。其中的銀器都被燒化了流在地上,漆器卻沒有焦灼的痕跡。有一把鋒利的寶刀,在刀鞘裏熔化了,刀鞘卻完好無損。大家都說應該先燒草木而後才是金屬,現在金屬被燒化了,草木卻一點沒有損壞,真是奇怪。佛經裏說:“龍的火遇水更旺,人的火遇水就滅。”原來真是這樣的。人只能知道人的層次中的事,在此之外,更有無窮的天地。要想用微不足道的人的智慧與知識而去探根求底,那不是太難了麼!

編者按:這一段描述很象現代人說的球狀閃電。這裏的火不是這個空間的火。讓人奇怪的是,沈括觀察到的這些神秘現象,沒有一個現在有了解釋。可為什麼現在的科學家就沒見到?

中國大陸學者對沈括的這些記載視而不見;“迷信”,“騙子”的帽子滿天飛。這樣的環境,看到特異現象的人也不敢對別人說,這些現象也就“不存在”了。

原文:內侍李舜舉家曾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間出,赫然出檐,人以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然,墻壁窗紙皆黔。有一木格,其中雜貯諸器,其漆器銀扣者,銀悉镕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有一寶刀,極堅鋼,就刀室中镕為汁,而室亦儼然。人必謂火當先焚草木,然後流金石,今乃金石皆鑠,而草木無一毀者,非人情所測也。佛書言“龍火得水而熾,人火得水而災”,此理信然。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欲以區區世智情識,窮測至理,不其難哉!

* 菜花中的佛像

一些蔬菜象蕪菁、菘、芥,在大旱的時候,末端會結成花的樣子,或是象蓮花,或是象龍蛇的形狀。這種現象司空見慣,也不覺得驚奇了。熙寧年間,李賓客家裏在院中的菜花都成荷花的形狀,更令人驚奇的是,許多花裏坐了一個佛像,就象雕刻的一樣。大旱突然來的時候,佛像也不變形。有人說:“李先生的家裏虔誠地供奉佛,所也才會有這樣的奇異現象。

編者按:宗教人士中的奇異現象數不勝數。李先生有敬佛之心,另外空間的生命看到了,都會幫他。他的居所周圍在另外空間也就與眾不同了。表現在這個空間,就是這佛像了。

現代科學不承認另外空間,更不承認另外空間的生命。這樣,對於許多來源於另外空間的現象就無法解釋。

原文:菜品中蕪菁、菘、芥之類,遇旱其標多結成花,如蓮花,或作龍蛇之形。此常性,無足怪者。熙寧中,李賓客乃之知潤州,園中菜花悉成荷花,仍各有一佛坐於花中,形如雕刻,莫知其數。暴幹之,其相依然。或云:“李君之家奉佛甚篤,因有此異。”

* 昭封順濟王的蛇

彭蠡小龍,有很多奇特的事情,幾乎每個人都能說得出來幾件,其中有一件最神奇了。熙寧年間,官軍去南方打仗,有數十條船順江南下。剛一離開真州,就有一條小蛇上船。有人認得他,對大家說:“這是彭蠡小龍,應該是來保護軍船的。”主持禮儀的人拿出幹凈的器皿獻上,蛇就趴在上面。然後船一路順風,一天可以走上百裏,也沒有大的風浪。很快就到了洞庭湖。蛇又上了一條商船回到南康。老百姓說他的領地只到洞庭湖為止。有官員聽說了這些事情,皇上下詔封為順濟王,並讓禮官林希(林子中)宣讀詔書。子中來到祠堂,剛燒完香,就有一條蛇落到了祝先生的肩膀上,祝先生說:“龍先生來了。”小蛇的重量一條胳膊都舉不動。小蛇慢慢下來到了桌子中間。他的頭象烏龜一樣,一點也不象蛇頭。子中說:“要齋戒三天後才能夠供奉祭品。這可是皇上的命令,您要聽從才是。”蛇聽了,就徑直到了銀香盒裏,盤了三天。三天祭日過了以後,就獻上了酒。蛇從盒子裏伸出頭來喝酒。很快又出來,順著桌子行進。蛇的顏色象濕胭脂一樣,發出光芒。穿過一個剪彩花時,尾巴還是紅的,前面就是黃的了。又穿過一條花,就變成了綠色。過了一會兒,上了房頂。很快又進了帳篷,就看不見了。第二天,子中要離開了,蛇在船後面送行。這條蛇經常在船上出現,與通常的蛇也沒什麼區別。但是蛇應該是蜿蜒向前遊動的,但這條蛇卻是直行,老百姓就是這樣來區分他的。

編者按:人也好動物也好,在這個空間就是一塊肉。在我們這個空間都是蛇,在另外空間可大不一樣。我們平時不也常說某一條狗特別通人性嗎?這可不是基因加上環境的作用可以說得清的。許多時候現代科學就是用幾個名詞來塘塞,其實架不住推敲的。

原文:彭蠡小龍,顯異至多,人人能道之,一事最著。熙寧中,王師南征,有軍仗數十船,泛江而南。自離真州,即有一小蛇登船。般師識之,曰:“此彭蠡小龍也,當是來護軍仗耳。”主典者以潔器薦之,蛇伏其中。船乘便風,日棹數百裏,未嘗有波濤之恐。不日至洞庭,蛇乃附一商人船回南康。世傳其封域止於洞庭,未嘗逾洞庭而南也。有司以狀聞,詔封神為順濟王,遣禮官林希致詔。子中至祠下,焚 香畢,空中忽有一蛇墜祝肩上,祝曰:“龍君至矣。”其重一臂不能勝。徐下至幾案間,首如龜,不類蛇首也。子中致詔意日:“使人至此,齋三日然後致祭。王受天子命,不可以不齋戒。”蛇受命,徑入銀香奩中,蟠三日不動。祭之日,既酌灑,蛇乃自奩中引首吸之。俄出,循案行,色如濕胭脂,爛然有光。穿一剪彩花過,其尾尚赤,其前已變為黃矣,正如雌黃色。又過一花,復變為綠,如嫩草之色。少頃,行上屋梁。乘紙幡腳以船,輕若鴻毛。倏忽入帳中,遂不見。明日,子中還,蛇在船後送之,逾彭蠡而回。此龍常遊舟楫間,與常蛇 無辨。但蛇行必蜿蜒,而此乃直得,江人常以此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