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灣考古刷新六項“中國之最”

經考古專家20多年發掘、整理和研究,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考古獲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主持考古發掘報告的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郎樹德副研究員日前在遺址現場對記者說,大地灣刷新了六項中國考古之最,它對研究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文明的歷史進程,乃至華夏文明的起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據郎樹德介紹,展示大地灣遺址考古一系列重大成果的考古發掘報告最近已全部完成,並通過了國家文物局組織的專家鑒定,即將正式出版。這份權威考古報告將向世人宣告,擁有六項中國考古之最的大地灣遺址堪稱“黃土高原上的文化奇跡”。

被學術界評定為我國20世紀百項考古大發現之一的大地灣遺址,位於甘肅省東部秦安縣五營鄉境內的清水河谷及南岸山坡上,總分布範圍達110萬平方米。

到目前為止,考古工作者共在大地灣遺址清理發掘出房屋遺址240座,竈址98個,灰坑和窖穴325個,墓葬71座,窯址35座及溝渠12段,累計出土陶器4147件、石器(包括玉器)1931件、骨角牙蚌器2218件以及動物骨骼17000多件。

據考證,大地灣遺址大致可分為五期文化: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層文化。其歷史年代從距今8000年一直延續到距今5000年。其中距今8000年的一期文化是我國西北地區迄今為止考古發現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據郎樹德介紹,大地灣六項考古之最包括農業、制陶、文字、建築、繪畫等關系華夏文明進程的諸多方面。其一是中國最早的旱作農作物標本。大地灣一期出土的炭化稷標本,與國外最早發現的希臘阿爾基薩前陶器地層出土的同類標本時代相近,它不僅將我國北方旱作農業的起源時間上推了1000年,而且表明北方最早種植的糧食品種為稷,然後才是粟的推廣。而此前國內考古發現的北方農作物標本大多是粟,時間距今7000年左右。

其二是中國最早的彩陶。大地灣一期文化出土的三足缽等200多件彩陶,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時間最早的一批彩陶。這批距今約8000年的紫紅色彩陶,圖案雖還不太完整,卻將中國彩陶制造的時間上推了1000年,並以不容置疑的事實說明,西北黃土高原地區就是中國彩陶的起源地。

其三是中國文字最早的雛形。大地灣一期出土的陶器上共發現了十幾種彩繪符號,這些符號比過去國內最早發現的西安半坡陶器刻劃符號的時間早了1000多年,且有一些符號與半坡符號基本一樣。雖然這些神秘符號的意義至今未能破解,但專家們認為,它們可能就是中國文字最早的雛形。

其四是中國最早的宮殿式建築。距今5000年的大地灣四期文化發掘出的一座編號為“F901”的建築,是目前所見我國史前時期面積最大、工藝水平最高的房屋建築。這座總面積420平方米的多間復合式建築,布局規整、中軸對稱、前後呼應、主次分明,開創了後世宮殿建築的先河。

其五是中國最早的“混凝土”地面。面積達130平方米的“F901”宮殿式建築主室,全部為料礓石和砂石混凝而成類似現代水泥的地面。這與古羅馬人用火山灰制成的水泥同屬世界上最古老的混凝土。

其六是中國最早的繪畫。專家們確認,大地灣編號為“F411”的房址地面上發現的一幅黑色顏料繪制的畫作,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的獨立存在的繪畫。這幅長約1.2米,寬約1.1米,保存大部完好的地畫,改寫了中國美術史,將其前推了2000多年。據考證,此前最早單獨作為繪畫保存至今的,是出土於長沙馬王堆的楚國帛畫。

令人驚嘆的是,如此眾多驚人的發現還只是大地灣遺址總面積1.34%的發掘成果。20余年來一直參與大地灣發掘和研究的郎樹德感嘆:“大地灣是一個遠古文化遺存的巨大寶庫,現在才只是打開了它的大門。”

(摘自大眾科技報,馮誠 譚飛 張燕)